香港消费者委员会高度关注药店的卑劣销售行径,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经慎重研究及考虑,决定公开点名4间药店,严正谴责其经营手法。该4间药店位于旅客热门购物地段,涉及的投诉数字在通关复常后明显增加,对本地零售和旅游业造成打击,大大影响旅客体验之余,也严重损害香港的声誉。
点名商户名及地址:
1.药城香港铜锣湾骆克道522号地铺
2.521生活百货香港铜锣湾骆克道521号地铺
3.环球大药坊香港铜锣湾东角道22-24号怡东商场地下20号连1楼
4.安康大药坊(前身为「环球大药坊」)香港铜锣湾东角道22-24号怡东商场地下20号连1楼
一、恢复通关后不良手法日趋恶劣
香港消委会在2021年至2023年8月的32个月间,共接获96宗关于以上4间主要售卖中药材及干货海味药店的投诉,当中80宗涉及不良销售手法,占该时期内同类型投诉总和(262宗)的31%。而在今年初香港恢复与内地通关后,与这4间药店相关的投诉数字明显增加,单计今年前8个月已记录49宗投诉,超越去年全年的26宗,涉及售卖的中药材及参茸海味,总金额港币586,001元,平均每宗个案涉及金额约港币11,959元。
二、故意模糊或回避计价单位或涉误导性遗漏
大部分的投诉涉及俗称“斤变两”、“两变钱”的不良营商手法,使得最终实收金额较顾客原先理解的贵10倍,甚至16倍。这些中药材和参茸海味的价钱牌通常标示非常显眼的售价,但在售价下方却以非常细小及不显眼颜色的字体标示重量单位,如每两或每钱,使消费者难以察觉,加上内地经常是以斤作为计价单位,使内地旅客更易堕入圈套。当顾客向店员查询时,店员只会告知牌上售价而不会提及计价重量单位,即使顾客刻意问及每单位售价,店员只会顾左右而言他,或含糊地说“香港是1斤16两”,蓄意回避回答计价单位,导致某些顾客误以为货品所标示的价钱是每斤售价。
而店员往往会在顾客表现出购买愿望时,迅速将药材或参茸海味捣碎或切片,当顾客付款时才发现实收款项远远超出预期金额,如果想拒绝购买,商户就会以货品已捣碎或已切片为由,强迫他们完成交易。
以上分散消费者注意力的行为乃业内惯常伎俩,这些不良销售手法可能涉及误导性遗漏,有可能触犯《商品说明条例》罪行,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港币50万元及监禁5年。除了直接犯罪行的店员外,若其他管理人员或主要人员同意或纵容罪行发生,也可能负上刑事责任。
三、看似合作但恶行依旧药店改名继续经营
香港消委会在决定点名谴责前,曾分别约见该4间药店的负责人,当中一名声称是“药城”及“521生活百货”处理会计的代表否认店铺员工作出的不良销售行为,但承诺会向管理层传达消委会的讯息。而“环球大药坊”的负责人则拒绝会面,但答应会改善营商手法及妥善处理消委会接获的投诉个案。尽管今年前8个月所有相关投诉,经消委会介入调停后,药店均愿意退还部分或全部款项,但消委会在收到药店承诺改善营商手法的回复后,仍不断接到与这4间药店有关的新投诉,反映出他们并没有遵从承诺作出改善,继续以不良手法经营。
此次被点名的“药城”,其铺位前身是一间名叫“宗宏堂大药坊有限公司”的药店。该药店于2015年同样因不良手法经营被消委会点名谴责。经调查公司注册处资料后发现,“药城”的其中一名股东就是“宗宏堂大药坊有限公司”股东。除此之外,此次被点名的另一间药店“环球大药坊”虽然已经停业,地址被“安康大药坊”取代,但香港消委会从投诉人在消费时索取的名片发现,上面印有的名称仍为“环球大药坊”。而根据商业登记记录,“环球大药坊”及“安康大药坊”同样由“新兆财有限公司”营运。以上情况均反映药店改名是业内惯常伎俩,以瞒骗消费者,改头换面继续经营。
四、要从执法上严惩遏止歪风
尽管香港消委会早在2015年已点名谴责7间药店,但时至今日,同类型的不良销售手法仍在发生,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香港消委会希望通过此次点名行动,向行业的不良分子及害群之马发出强烈警示,表明绝不容许此等不良的营商手法,既损害消费者的权益,更严重破坏香港零售业疫后复苏。行业必须马上采取行动遏止歪风,各监管及执法机关则要加强监管、果断执法,严惩奸商,而香港消委会将继续与执法机关通力合作,以保障市民大众和旅客的合法权益。
香港消委会之前已与内地多个省市的消协组织(包括大湾区)签订合作协议,其中包括跨境消费投诉转介机制。若旅客在港消费时与商户有未能解决的争议,在返回内地后,可向所在省市的消协组织投诉,届时个案会按合作协议转介至香港消委会跟进。投诉人也可选择通过消委会网上投诉表格提交投诉,并通过微信公众号补交数据及查询进度。
五、消费者加强警觉万一遇事要马上冷静求助
香港消委会除会与执法机关通力合作,密切监测业内的销售操守,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发放信息,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醒本地消费者及访港旅客在购物时须注意的事项,包括:
切勿轻信非注册中医人士的危言耸听而购买可能不合适的药材,有关自身的健康情况,应向注册中医求诊并按药方配药;
若自行购买药材,须先向店员问清售价,包括计算单位及方法和总金额,并清楚列明在收据上;
购买药材或参茸海味时,留意是以斤、两或钱等单位计算;
付款前切勿让店员将药材或参茸海味磨粉或切片,以免店员因此强行要求消费者完成交易;
如发现商户回避有关价格查询,消费者应提高警觉,保持冷静,避免在不知情或不愿意的情况下交易;
若被店员强迫购买,不要提供信用卡、现金或电子支付二维码给店员,在安全情况下报警求助并拍摄商户的门面和记录正确地址;
购买后如发现或怀疑受骗,要尽快报警或寻求消委会协助;
保留所有单据和货品,以便日后举报和要求援助时作为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