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诈骗分子打着“领红包”“在家兼职”“做任务”“浏览点赞”等幌子,先给予蝇头小利,再诱骗群众进入诈骗圈套,进而诈骗钱财。这些名字虽然不叫“刷单”,但刷单诈骗实质并未改变。近日,公安红桥分局结合近期侦办的诈骗案件,为您揭穿刷单类诈骗常见手法,避免上当受骗。
“兼职任务”落入圈套
近日,家住红桥区的陈先生在家中浏览手机时,发现有一陌生人添加好友,并把陈先生拉进一个群聊中。对方在群内发消息问大家是否想要做刷单任务,就是给短视频软件上的一些网红点赞、关注,帮助他们涨粉丝,然后在群内发送了一个链接。
陈先生也想尝试一下这种赚钱方式,于是通过群内发送的网址链接,下载了一个App。随后,陈先生在该App内添加一个“客服”。对方把陈先生拉入App内“福利群”和“任务群”,并在任务群发布一些短视频用户账号及店铺名称,要求陈先生复制店铺名称进入软件搜索账号关注并截图后发至群内。操作成功,“客服”便可以给陈先生25元的奖励报酬。客服又在“任务群”内发消息称,如果想长期做兼职需要先购买积分。陈先生立即按照对方的要求继续进行操作,购买了1000元的积分。但是“客服”却称陈先生操作失误,账户被冻结了,要想解封必须连刷3笔订单,需要陈先生转账支付。陈先生按照对方的要求操作后,“客服”提示他账户冻结已被解除,但是由于之前的操作失误导致陈先生账户信用分过低,需要再充值一笔补充信用分。陈先生深信不疑,按照对方提供的账户又充值了一次。没想到对方又以陈先生操作失误为由,要求陈先生继续转钱。这时陈先生才发现自己被骗,共计损失19万余元。
目前,警方正在进一步侦办这起电信诈骗案件。
“天降快递”打开防线
近日,家住红桥区的于女士收到一个装有洗手液的快递,但是于女士并没有购买这款商品,觉得很奇怪。过了一会儿,她接到一个自称是某视频软件“客服”的电话,并问于女士是否收到了他们邮寄的礼品洗手液。然后,于女士与对方就聊了起来。
之后,“客服”告诉于女士有一个抖音点击观看任务,看短视频就可以赚钱。于女士觉得都收到对方送的洗手液了,应该不是骗子,就相信了“客服”,添加了其好友。随后,于女士便被对方加入一个群聊中,以观看短视频方式得到200元报酬。对方又让于女士下载一款App,在该App内接任务并完成任务,任务金额越大报酬越多。于女士抱着想赚钱目的,选择了3个大额任务,3次转账共计25万元,后发现被骗。
目前,该案已被警方侦破,且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示
刷单指的是网店通过虚假交易,哄抬交易量的行为。所谓“做任务”“网络兼职”“刷信用”等都是网络刷单。后来,刷单类诈骗又拓展出多种复合型刷单诈骗,如“红包群+刷单”“兼职+刷单”“陌生快递+刷单”等多种新形式,真实的小额返利很容易让受害者被洗脑。刷单就是诈骗,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不要轻信网络上“高佣金”“先垫付”等兼职刷单信息,不要被高额报酬迷惑,凡是做任务、自己垫付资金的都是诈骗。莫要随便进入陌生群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切勿贪图小便宜,这些都是骗子圈套中的一环。不要轻信“刷单赚取佣金”等噱头,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不要轻易下载未知App,更不要轻易回复陌生信息。(记者 吕献峰 通讯员 林伊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