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s
欢迎来到消费者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监督抽查

2023年全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稿

  • 时间:2024-03-16
  • 来源:安徽315
  • 作者:佚名

  各位新闻界朋友:

   大家上午好!
今年的3·15是第42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是“激发消费活力”,本次新闻发布会是我省3·15系列专题活动之一。首先,我代表省市场监管局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向大家发布2023年全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情况。
2023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把恢复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守底线、提品质、优政策、严执法、促共治,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能,为助力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优化消费环境,让消费更放心

   以创优消费环境为抓手,提振消费信心,护航消费者放心消费。一是坚守安全底线。印发“两书一函”(约谈通知书、整改通知书、提醒敦促函)制度、监督“三查”(查舆情反映问题的事实情况、查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情况、查涉及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情况)机制、“三小”(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办法、食品生产企业约谈制度、医疗机构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散装食品销售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等制度。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和“瓶安”行动、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发现处置重大隐患307件。我省“三品一特”安全状况稳定向好,食品安全工作连续4年获国家考核A级等次,药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7%,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4.45%、比上年提高0.98个百分点,全省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二是严格行政执法。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部署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清理政策措施1.66万件。推进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出台《企业商业秘密管理体系要求》我省地方标准,查办教育、医疗、旅游、物业、粮食等民生领域价格案件2219件,实施经济制裁6133.69万元。防范和制止借主题教育搞不当营商活动,查处导向类广告案件47件。严厉打击“神医神药”等虚假违法广告,查办广告案件4328件。开展省级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等活动,实施网络交易保安全促发展等行动。深入开展“铁拳”行动,16起典型案例被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发布或挂牌督办。三是深化放心消费创建。2023年,放心消费示范创建列入省民生实事。对标长三角,借鉴沪苏浙做法和经验,制定我省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评估验收认定工作方案,确保程序可操作、过程可评判、结果可检验。新认定省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78家,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527家,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达6.4万余户。示范单位正向引领作用显现,经营者自律意识显著增强。“满意消费长三角”提升行动纳入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重大签约事项,满意消费创建工作被评为安徽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优秀创新案例,我省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不断融合推进。

  

二、提升商品服务质量,让消费更有品质

   以提升商品服务质量为抓手,提升消费品质,释放消费潜能。一是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公布《安徽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启动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三年行动,滚动实施138个“四个一”质量提升行动,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质量提升行动,发布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十大典型案例。完善“召回一批产品、提升一个产业”工作机制,备案召回缺陷产品138.08万件。开展电动汽车充电桩强制检定在线监管试点,新建成国家新能源汽车储供能产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全省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消费品质量合格率、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满意度分别居全国第4、第7、第4和第6位,质量工作连续3年获国家考核A级等次。二是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加快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标准,批准发布地方标准78项。砀山梨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获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新兴产业标准化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制定。服务业标准化深入拓展,加强现代服务业标准研制,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2家单位获批承担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三是打造引导消费品牌。创建“食安安徽”品牌单位365家、“皖美品牌示范企业”185家,4家组织、1名个人上榜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与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消保委等7家单位联合开展皖美消费新场景评选活动,推出百家皖美消费新场景,为消费者推荐吃、喝、玩、乐、购的消费好去处,一大批独具地方特色消费新场景走进消费者视野。省消保委推出130多款安徽特色伴手礼,助力打响安徽消费品牌,展现安徽制造魅力,促进高品质特色伴手礼与消费者品质消费需求有效对接。

三、提高消费维权质效,让消费者更满意
以提高消费维权质效为抓手,努力解除消费者后顾之忧,增强消费获得感。一是健全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落实企业消费维权主体责任,促进消费纠纷源头解决。持续推进ODR(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累计发展ODR单位3336家。推动12315“五进”(进商场、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景区)向更多领域和农村延伸,加强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扩大消费维权服务站点覆盖面,新建1069个消费维权服务站点。省消保委与省高院建立诉调对接机制,提高消费纠纷调解效率;与省检察院建立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不断拓展消费民事公益诉讼领域。二是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高效推进12315与12345双号并行。指导各地做好12315与12345数据核对,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全年接收投诉举报咨询150.09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3亿元。2023年,我省12315效能评价排名全国第二,全省16个市实现全优,是全国唯一省份。三是推进消费纠纷共治。发挥省消费者权益保护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调解先行,构建安徽特色解纷体系。建设文旅、金融、邮政等行业调解组织体系,健全全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发挥省消保委的监督作用,建立消费纠纷和解平台,促进经营者落实和解责任。指导与百姓生活密切的汽车经销、家电服务、家政服务、家装服务、餐饮服务等行业组织发挥自律作用,建立和解工作机制,引导会员单位及行业经营者建立和解、先行赔付制度。通过高效解纷,构建友好型消费关系。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们将进一步聚焦职责定位,协力破解消费维权难题,持续打造优质消费环境,不断开创全省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发展新局面。


原文链接:https://www.ah315.cn/display.asp?id=142015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