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态进展
2016年5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操场翻新后出现异味。158名学生中,半数学生身体不适。这已经是北京近一个月来被曝光类似症状的第四所小学。
截至6月10日,北京西城区收集到的216例学生检查报告中,137例有超正常值范围指标。
6月12日,北京西城区通报检测结果:塑胶操场检测样本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6月21日,央视曝光,“毒跑道”原料来自废轮胎废电缆,“塑胶颗粒”由废料垃圾制成,加工地点多为黑作坊。
检测标准有漏洞
在这次事件中,最让爸妈们疑惑的是,为什么孩子们的检查报告显示异常,而“毒跑道”的检测结果却都能符合国标?所谓的“国标”是否空有虚名?
目前与跑道相关的体育标准有国家标准GB/T22517.6-2011《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1部分:田径场地》、GB/T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层》。这两项标准都规定了塑胶跑道成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包括苯、甲苯+二甲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铅、镉、铬、汞。
据广州同欣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化学博士陈晨介绍,目前广泛被提到的国家标准,都不是强制性的标准,T代表推荐;且国标2011版实际是在1993年国标的基础上修改而形成的,“很少这么大时间跨度不更新的,一般要几年更新一次”。
因为缺乏严格对口的强制性标准,检测环节也难以统一实施。这也就能解释为何各地跑道的检测标准都“各执其法”了。
广东省医学动物实验中心的钟志勇博士向《消费者报道》表示,如果产品是由生产厂家或者学校送检,会引导检测机构按照他们的要求出具相关的合格报告,但是如果按消费者的需求从毒性的角度来进行全面检测,可能会发现完全不同的东西。
面对“毒跑道”,爸妈可以做什么?
一、望, 很简单,就是看。仔细看看跑道的表面纹路。
预制橡胶跑道
如果它的纹路如上图所示,那么这条跑道是环保无毒的。因为具有这种纹路的跑道,不是新闻中报道的可能有毒的聚塑胶跑道,而是预制橡胶跑道,原料是天然橡胶、环保无机料、环保色粉等,安全无毒。
聚氨酯塑胶跑道
如果是跑道是这样的,请警觉,这应该是一条和报道中的“毒跑道”类似的聚氨酯塑胶跑道,光从外观无法判断它是否一定有毒,不过请记得,外观越新的聚氨酯塑胶跑道,有毒性的可能性也越大。
二、闻,也很简单,就是靠近跑道表面,闻闻跑道散发出来的气味。
预制型跑道是不会有什么刺激性气味的,最多有一点点类似汽车轮胎或者乳胶手套的橡胶原味,放心,这气味安全无毒。而对聚氨酯跑道来说,有明显刺鼻气味的基本就可以断定有毒,微有气味的还得经受以下的考验。
三、问,问什么?问资质、问报告、问材料、问施工,一项项问个明白。
要了解塑胶跑道有关的相关资质资料和检测报告,可以直接问学校或建设单位提供,因为塑胶跑道竣工验收时,承建单位(即施工企业)需要给学校或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等提供有关的资质资料和检测报告。
四、切,终极手段,切一块送去检测。
一定要现场取样……样品送检都是浮云。谁都能做出一块完美无毒的小样品送检,现场究竟什么样一定要现场取样!
塑胶跑道是否真的必要?
除了各类防范和隔离措施之外,相信很多爸爸妈妈也开始思考,到底塑胶跑道是否真的必要?
2016年5月,韩国多地也曝出校内跑道重金属超标。韩国政府计划拨款撤除所有问题跑道,更换为人造草坪或是环保磨砂跑道。
在美加,塑胶跑道被普遍使用,其中美国更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塑胶跑道的国家,但其对塑胶跑道的生产和监管极为严格。目前在美国校园内,更为广泛使用的是人工草坪。在英国,只有千分之九的学校采用了塑胶报道,而大多采用的是常绿草地作为校内运动场所。
塑胶跑道在瑞典学校以及一些公共的儿童游乐场所虽偶有使用,但并不普遍,大部分学校仍沿用土路或者草坪操场。在日本,校园内用得较多的是沙土跑道。这种沙土跑道是一种复合土,使用三种以上的土和沙混合后将土压实而成,既增强了透水性,又维持了适当的弹性。
虽然说塑胶跑道能够减少磕碰、摔伤等伤害事故的发生,减少运动过程中可吸入颗粒物,对改善运动环境有积极意义,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这也减少了孩子们对草坪、土地的接触,失去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