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我国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在国家植物园(北园),十余个孩子手拿望远镜,在老师指引下观察园里的鸟。灰喜鹊、鸳鸯、绿头鸭……一只只灵动的小鸟跃入孩子们眼中。
国家植物园(北园)是北京城市近郊典型自然与人工景观融合的环境区域,园区生态环境良好,乔、灌、草分布层次显著。后山林区原生植物保护区及迁地植物野外回归驯化区自然条件良好,野生植被丰富,地形变化较大,增加了园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园中水系一脉相通,从樱桃沟水源地延伸至香山地区河道,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记者了解到,如今在国家植物园全年可观测到鸟类200多种,接近北京野生鸟类种类的40%,包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秃鹫、金雕、黑鹳、乌雕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灰林鸮、鸳鸯、鸿雁、雀鹰、花脸鸭等18种。灰林鸮、鸳鸯、红角鸮等在园区稳定繁殖。此外,还有本市新记录鸟种蓝额红尾鸲。鸟类多样性丰富程度不断增加。
据介绍,国家植物园自揭牌以来,已收集各类植物近1.8万种,观测到野生哺乳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40余种,鸟类200余种,昆虫1500余种。(记者 任珊)